网上有关“时间的脚印那篇课文的整体思路是什么?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时间的脚印那篇课文的整体思路是什么?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,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、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。
文章简介:
时间是没有脚的,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,用钟表、用日历……但是,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,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,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?
然而,时间仍然被记下来了。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,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,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。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。
在北京故宫,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:铜壶滴漏——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,时间过去了,这个壶里的水空了,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。时间是看不见的,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。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?
扩展资料写作背景:
《时间的脚印》是现代作家陶世龙所写,文章的题目《时间的脚印》,是从高士其《时间伯伯》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。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,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、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,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。?
陶世龙,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。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,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,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,历任教务处科长、副处长,学报副主编、编审,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,图书馆馆长等职。
说时间有脚印是拟人,把时间比成脚印是比喻,本文标题运用了拟人、比喻的修辞手法,使抽象的时间,具体化、形象化,更能吸引读者,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。
《时间的脚印》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的课文,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,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,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、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。
句段全解
本文共31个自然段,可以分为三部分。
第一部分(1-4段):引出话题,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。
第二部分(5-29段):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。
第二部分第一层(5-21段):主要讲了岩石的侵蚀、瓦解、搬运、沉积和新生,说明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。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。
第二部分第二层(22-29段):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历史的痕迹。
第三部分(30、31段):揭示读懂“时间的脚印”的意义。
关于“时间的脚印那篇课文的整体思路是什么?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本文来自作者[吾梦]投稿,不代表威门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sdythymc.com/weimen/655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威门号的签约作者“吾梦”
本文概览:网上有关“时间的脚印那篇课文的整体思路是什么?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时间的脚印那篇课文的整体思路是什么?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...
文章不错《时间的脚印那篇课文的整体思路是什么?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