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上有关“王冕《白梅》咏梅花诗赏析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王冕《白梅》咏梅花诗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《梅花·白梅》咏梅花诗鉴赏
王冕
冰雪林中著此身,不同桃李混芳尘。
忽然一夜清香发,散作乾坤万里春。
王冕以画梅负盛名,清朝朱方蔼在《画梅题记》中说:“画梅须高人,非人梅则俗,会稽煮石农,妙笔绘寒玉。”“会稽煮石农”即王冕。“会稽”是他隐居的地方,“煮石山农”是他的号。他不但工于画梅,也长于咏梅,这首咏白梅诗,语言明快流畅,意境优美深邃,颇得“平中见奇”之妙。
开头两句“冰雪林中著此身,不同桃李混芳尘”,将白梅与桃李做了生动的比照,由于志趣不同,置身的生态环境也不同,随之也造就了他们的不同的品格。白梅志趣高远,不愿同桃李一样混迹芳尘,流于俗艳,而是择“冰雪林中”而生,择“冰雪林中”而长,在“冰雪林中”孕育它的“清香”,塑就它的高格逸韵。“忽然一夜清香发,散作乾坤万里春。”“忽然”二字承上启下,化静为动,用得极妙。也不知道是在哪一个夜间,静默的白梅枝上“忽然”绽开花蕾,“清香”大发。它把清香之气散开来撒向乾坤,化为万里春色。于是,以香满天下为己任的“白梅”便最终实现了它的自身价值。
这首诗中的白梅形象与诗人的自我形象重合一体,“梅即我,我即梅”。“清香”散作“万里春”是白梅理想,也是“我”的理想。王冕幼年家贫,自学成材,仕途一直不曾得意,济世之志却难以忘怀。他曾“仿《周礼》著书一卷,坐卧自随,秘不使人观。更深人寂,辄挑灯朗讽,既而抚卷曰: ‘冕未即死,持此以遇明主,尹吕事业不难致也’”(《王冕传》)。不管是“忽然一夜清香发,散作乾坤万里春”,还是“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”(《墨梅》),他的意愿是明确的,就是要以梅之“清香”、梅之“清气”,驱除乾坤间的浊气、俗气,赢得属于梅之高格的万里春色。
冰雪林中著此身 主要运用那些写作手法?表达什么感情?
白梅
王冕?〔元代〕
冰雪林中著此身,不同桃李混芳尘。
忽然一夜清香发,散作乾坤万里春。
这是一首题画诗。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,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,实际上是借梅自喻,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。
“冰雪林中著此身”,就色而言,以“冰雪”形“此身”之“白”也;就品性而言,以“冰雪”形“此身”之坚忍耐寒也,诗人运用拟人手法,将寒冬中伫立的梅树比作自己。 已经表现白梅的冰清玉洁,接着就拿桃李作反衬。夭桃秾李,花中之艳,香则香矣,可惜争春太苦,未能一尘不染。“不同桃李混芳尘”的“混芳尘”,是说把芳香与尘垢混同,即“和其光,同其尘”、“和光同尘,不能为皎皎之操。”相形之下,梅花则能迥异流俗,所以“清香”二字,只能属梅,而桃李无份。
“忽然一夜清香发,散作乾坤万里春。”也许只是诗人在灯下画了一枝墨梅而已。而诗句却造成这样的意向:忽然在一夜之中,世间的白梅都齐齐绽放,清香四溢,弥漫整个大地。这首诗给人以品高兼志大,绝俗而又入世的矛盾统一的感觉,这又正是王冕人格的写照。
前两句写梅花冰清玉洁,傲霜斗雪,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。后两句借梅喻人,写自己的志趣、理想与抱负,讴歌了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。本文通过对梅花的吟咏描写,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趣和品格。
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,这是一首“托物言志”之作,诗人以梅自况,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,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。在具体表现手法中,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,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。通过阅读与分析,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:托物言志,对比衬托。
主要运用了衬托、对比的手法,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。 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;突出了它耐寒(冰雪林中著此身)、清高(不同桃李混芳尘)、报春(散作乾坤万里春)的特征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这首诗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。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,傲然开放,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。忽然一夜花开,芳香便传遍天下。诗人既是咏物,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
关于“王冕《白梅》咏梅花诗赏析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本文来自作者[同化小哥哥]投稿,不代表威门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sdythymc.com/weimen/1851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威门号的签约作者“同化小哥哥”
本文概览:网上有关“王冕《白梅》咏梅花诗赏析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王冕《白梅》咏梅花诗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...
文章不错《王冕《白梅》咏梅花诗赏析》内容很有帮助